眼下,重庆市垫江县曹回镇徐白村芍药花开正盛,两组围绕芍药展开的“实验”也在同时进行。
第一组“实验”的主人公是驻村第一书记田勤思。他的“实验器材”相当简陋——一排装着透明液体的玻璃花瓶,各自插着几包養網朵芍药鲜切花,每个瓶子上都贴着标签,写着包養網“清水”“营养液”“糖水”等字样。田勤思每隔一段时间就来看一次,嘴里还念念有词,“糖水里的鲜切花开得不错,要不再加一些营养液进去看看效果……”
田勤思解释道,2021年起,徐白村开始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发展芍药鲜切花产业。当年种下的芍药如今迎来了第一次产花期,村上也是首次通过直播卖鲜切花,正是展现成果的时候。
“直播间里常有观众问鲜切花要用什么水来养,直播团队也没有经验,为了给观众一个答复,我就做了这组‘野路子’实验,边卖边学。”田勤思说,“直播间里卖的花来自村集体和包養網农户,既然村上选准了这个产业,我们也丝毫不能马虎。”
令田勤思惊喜的是,鲜切花的火热程度超出预期,不到两周时间,村上就卖出大约30万朵芍药鲜切花,平均每支3元钱。
一旁的徐白村党支部书记邓祖保介绍:“徐白村种了几百年芍药,以前却从没卖过鲜切花。村民们都是取芍药的根当作药材来卖,3至4年才能收获一次,亩均收入7000元左右;而芍药花‘一岁一枯荣’,从种后第三年产花期开始,每年都可以切花,亩均收入约17000元。”
除了通过村里的直播间卖鲜切花,村民们的增收渠道越来越多。今年70岁的徐白村村民高敢成说,自己在村上的芍药园做些除草、切花的零工,每年能挣7000多元。村里的芍药园还吸引来不少游客,老乡们带着家里的鸡蛋、蜂蜜、红苕粉等农产品来卖,不一会儿就被抢购一空。
包養網比較 “我顶多算是个土专家,芍药未来的长期发展离不开我们村里的真专家。”田勤思说。随后记者被带到了第二组“实验”的所在地——芍药科技小院。2023年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设立195家科技小院,徐白村的这所小院就是重庆入选的15家科技小院之一。
小院里,西南大学学生湛余和李海霞正俯下身子,观察并记录着芍药幼苗的生长情况。
“小院旨在开展芍药的品种培育和种苗繁育实验。”湛余说,平时她们会在资源圃里观察各类引进品种在垫江的生长情况,帮助选育更多适合垫江的品种。
“观察记录之余,我们也会到村上的直播间帮忙。借此机会我们可以更贴近鲜切花市场,了解市场的喜好,这是在课堂和实验室中没法学到的。”李海霞说。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垫江芍药科技小院首席专家眭顺照介绍,除了芍药的选育工作外,项目团队正在钻研芍药的组培和肉质根繁育技术,目前在实验室中,两者均已经取包養行情得初步进展。相较于传统的分株繁育模式,组培和肉质根繁育可以大大提高芍药繁育效率。
田勤思说,目前垫江的种苗多是从别的地方引进,西南大学团队的实验成功后,将有效解决扩种芍药时种苗供应不上的问题。
徐白村里的两组“实验”,连接着高校、农村和市场,无论专业与否,都为乡村振兴添了一把力。 (记者赵佳乐)新华社重庆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