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訂后的科學技術普及法于2024年12月25日頒布實施。新法明確規定,國家加強農村科普任務,攙扶反動老區、平易近族地區、邊疆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科普任務,樹立完美跨區域科普一起配合和共享機制,促進鑄牢中華平易近族配合體意識,推進鄉村周全振興。同時明確,國家完美科普場館和科包養平臺推舉普基地建設布局,擴年夜科普設施覆蓋面,促進城鄉科普設施平衡發展。
日前,在全國人年夜常委會法制任務委員會舉行的科學技術普及法集體采訪中,中國科協科普部副部長顧雁峰就貫徹落實法令、多元施策縮小城鄉科普差距,給出專業解答。
由于歷史、文明、地輿、路況等包養網緣由,農村、邊遠地區和少數平易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后、國民科學文明素質相對較低。2012年11月底,中國科協針對我國科技館發展不服衡不充足的問題,研討提出建設現代科技館體系。現代科技館體系以實體科技館為依托,統籌流動科技館、科普年夜篷車、農村中學科技館、數字科技館等協同發展。
以流動科技館、科普年夜包養篷車、農村中學科技館為主的流動科普設施面向偏遠地區、邊疆地區、經濟落后地區傾斜,在緩解基層科普設施缺乏及分布不服衡、助力鄉村周全振興方面發揮積極感化。顧雁峰介紹:“截至今朝,共面向全國配發展覽資源763套、巡展7008站,為全國近2000個縣的2.18億公眾供給科學教導服務,此中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覆蓋率達66%,西部12個少數平易近族聚居年夜省全覆蓋。”
顧雁峰表現,將進一個步驟積極推動流動科普設施轉型升級,摸索流動科普服務新形式,進一個步驟推進基層科普服務均等化。
新修訂的科學技術包養網 花圃普及法明確,科普是公益事業,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力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發展科普事業是國家的長期任務,國家推動科普周全融進經濟、政治、文明、社會、生態文明建設,構建當局、社會、市場等協同推進的科普發展格式。
“中心財政不斷完美科普經費保證機制,持續加年夜科普經費投進,支撐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晉陞科學普及的戰略位置。”顧雁峰介紹,一是加年夜中心本級科普經費投進力度,保證重點科普項目收入。2024年,設定中心本級“科學技術普及”相關經費28.89億元,比上年增添1.75億元,增長6.4%。二是通過科普領域相關轉移付出積極支撐處所開展科普任務。2024年,設定科技館免費開放補包養助資金、基層科普行動計劃資金等轉移付出資金13.17億元,用于支撐增強科技館公共科普服務才能,調動各地科普組織和社會各方開展基層科普公共服務的積極性,推動進步城鄉居平易近科學素質。在分派相關資金時優化分派方法,加年夜對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支撐力度。三是落實科普捐贈等稅收優惠,支撐企業捐贈等多元化投進。為支撐公益事業發展,國家已出臺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政策,此中,企業的公益性捐贈收入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門準予在稅前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門準予結轉以后三年扣除,合適條件的用于科普事業的公益性捐贈收入可按規定在稅前扣除。
“全國科技館免費開放是貫徹落實中心精力,滿足國民日益增長的科學文明需求的一項主要惠平易近舉措。”顧雁峰表現,2015年3月,財政部、中宣部、中國科協聯合下發告訴,正式啟動全國科技館免費開下班作。近十年來,中心財政鼎力支撐全國科技館免費開放,累計設定資金68.77億元。2024年,中心財政設定補助資金9.168億元,較2015年增長164.7%。免費開放科技館數量從2015年的92座,增添到2024年的409座,年均增添科技館35座,累計招待觀眾超4億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