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亮日報記者 張文攀 光亮日報通訊員 虎洋
2月17日,在寧夏銀川市金鳳區良田鎮,記者走進鴻盛果蔬種植專業一起配合社的育苗基地,熱棚里,白菜、甘藍、包養西瓜苗等育苗盤整齊擺列,破土而出的嫩綠幼苗精力抖擻,工人們忙著把吊瓜苗穴盤裝袋搬運上車。“剛過60天的培包養網育期,立刻就往設施溫棚里栽呢!周邊的園林村、和順新村、涇龍村,用的都是咱的苗子。”基地負責人蘇亞光說。
據清楚,該育苗基地采用訂單農業形式,早在往年進冬的時候,周邊市縣的種植戶就陸續下單了。為確保完成訂單量,基地本年新增了11棟育苗熱棚。“今朝接到硒砂瓜訂單量800萬株、禮品吊瓜150萬株,整體增量在50%以上。”蘇亞光說,經營育苗五年多,規模年年都增添。往年,基地培養種苗1300萬株,本年預計增添到2500萬株擺佈。
苗好七分收,育好苗是增產的重要。為了給蔬果豐產豐收打下好基礎,金鳳區各育苗基地提早籌劃,搶抓農時育好苗。
在金鳳區良田鎮光亮村的年夜棚,育苗可是個精細活兒。13號棚里,工人們眼前都擺放著兩個育苗穴盤,分別是吊瓜種苗和南瓜根的種苗。蔬菜嫁接種苗技術治理員馬娟平特地加快動作做示范:用刀片警惕翼翼地將南瓜根莖部橫向切斷,在中間切一個垂直暗語,再將吊瓜種苗拔出南瓜根的暗語中。“多了這道工序,可以減少病蟲害,育出的種苗根系發達、成活率高!”馬娟平說。
春耕備耕期間,農業技術專家還進戶包養進包養棚現場“支招兒”。在光亮村馬玉海的種植年夜棚,圍繞瓜苗授粉,育苗技術員海青林足足講了半個小時。“啥時候授粉、咋著才幹高效授粉,講得清明白楚,比跟著視頻學快多了!”馬玉海告訴記者,他mobile_phone里有好幾位專家的聯系方法,碰到不懂的包養問題,一條微信、一個電話,專家就來了,“田間地頭教學可管用咧!”
“良田鎮作為金鳳區重要的育苗基地,今朝育苗量充分,加上剛剛投進應用的光亮村育苗基地四期項目,預計全年育苗產值將超過2000萬元。”良田鎮農業綜合服務中間主任王媛說。
本年,金鳳區蔬菜瓜果種植面積約5.6萬畝,設施農業種植以西紅柿、吊瓜為主,露地種植重要有白菜、甘藍、蘿卜、西瓜、紅薯等。同時,計劃建設光亮村現代農業產業園融會示范三期項目、涇龍村紅薯分揀中間建設項目,以“市場+村集體/一起配合社+農戶”的訂單生產形式發展產業,完美產業與農戶的好處聯結機制,帶動鄉村周全振興。